周市镇位于昆山北部,地处昆山、常熟、太仓交界处,由原周市、新镇、陆杨三镇合并组成。镇域面积79.5平方公里,下辖14个行政村、26个社区,总服务人口31.3万(其中户籍人口12.1万)。2019年通过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省级验收,稳居经济发达镇第一方阵,位列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第8位,实现评选以来“十连升”。
2024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80亿元,同比增长6.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7.3亿元;规上工业产值487.1亿元,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73亿元,增长10.6%;工业投资21.7亿元,增长37.2%。
因地制宜、乘势而上,发展新动能不断集聚。连续举办15届樱花季活动,打造对日招商靓丽名片,已集聚日企79家。智能高端装备、电子信息两大主导产业分别突破260亿元、120亿元。先后被工信部、科技部、商务部认定为国家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国家火炬昆山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完善梯度培育体系,现有高企457家,各级专精特新企业77家、其中国家级13家,总量均列昆山乡镇第一,占昆山比重分别达13.7%、12.9%、15.1%。积极布局低碳新赛道,长三角(昆山)国际低碳产业创新园区揭牌、先导区碳12坊开园。碳12坊创新中心成为全国首批、长三角唯一一个改造项目零碳建筑,获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科技示范工程。新能源、节能环保、低碳服务等产业成形起势,力争到2026年,全镇低碳产业规模达500亿。
精致建设、精细管理,活力新城市可观可感。17个动迁安置小区、63个高品质住宅小区错落有致,47个公园、小游园成为老百姓自家的“前庭后院”,64公里慢行步道、33公里绿色廊道宜游宜憩,“昆山之链恋上周市”篇章徐徐展开。解码老镇基因,活化利用工业遗产,陆杨和周市粮仓完成改造,苏南地区唯一的侨乡——百年振东侨乡经保护性修缮重焕光华,依托千年古村城隍潭水系基底和历史文化,打造文旅综合体新地标。连续5年获评昆山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贡献突出集体,建成国家级、省级绿色工厂5家。加速推进光伏等清洁能源多领域场景应用,全方位建设能源海绵周市。
需求导向、共建共享,幸福新生活触手可及。48所学校形成从学前、义务到高中的完整教育链条,“一校一品”办学特色日益鲜明。11所学校、超10万平方米体育场地应开尽开,年均共享人次超百万。全国首家县级三级康复医院为居民提供综合与特色康复医疗服务,江苏省规模最大、康复项目最齐全的儿童康复中心——鹿萌儿童康复中心即将投用,可同时收治600名患者。以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居家养老服务点为支撑的“1+1+13+X”养老服务网络不断完善。持续推进智慧、共享停车,打造“牡丹停”周市实景版,58个停车场、8600余个公共停车位应共享、尽共享。延伸“红周到”党群服务触角,全年开展“红周到·社区行”“红周到·集宿区行”等活动近4千场次,提供理发、义诊、法律咨询等服务,提升居民家门口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