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溪镇域面积90.69平方公里,下辖3个社区和20个行政村,常住人口10万人,其中户籍人口4.7万人。1985年由原来的陈墓乡、淀西乡、陈墓镇两乡一镇合并而成。先后荣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民间博物馆之乡、全国环境优美乡镇、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国家级荣誉。锦溪,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积淀,素有“三十六座桥,七十二只窑”的美誉。0.51平方公里的古镇遗产保护区内,保存着一河两街的小桥流水人家风貌。现存华东地区数量最多、保护最好的古窑遗址群。拥有宣卷、古砖瓦制作技艺、袜底酥等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项。
锦溪,生态环境优越。镇域面积近一半为水面,是华东地区水体面积最大的古镇,坐拥河流375条,全市19个超700亩的省管湖泊中,锦溪境内分布着10个,素有“水乡泽国”之称。锦溪,田园风光如画。全镇自然村62个,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66万亩,池塘(含生态化改造)542908亩、蔬菜基地2695.8亩,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超99%,成功创建省级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基地、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片区3100余亩,打造秸秆基质化利用示范区800亩。打造南白荡现代农业(渔业)产业园,扶优扶强益点田、欧耕尼克、圩田农业等涉农企业。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评定美丽庭院一星户5211户。因地制宜推进特色田园乡村体系建设,完成澄湖特色康居示范区、袁家甸特色精品乡村建设;澄淀片区入选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片区培育对象;顾家浜村、长云村获评江苏省第一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盛塘村获评苏州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三联村获评苏州市人居环境长效管护先行村,累计建成特色康居村54个,特色宜居乡村8个。
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左右;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9亿元,同比增长11.5%;规上工业总产值551.8亿元,同比增长17.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3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市前列,首次入围全国百强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