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定背景
“厂中厂”历来是生产安全事故高发、多发的“重灾区”,也是中小企业现场管理整治提升中的重点和难点,为进一步加强全市“厂中厂”安全生产工作,压实租赁双方安全生产责任,巩固提升“厂中厂”“一件事”全链条治理成效,根据苏州市统一部署,开展昆山市“厂中厂”安全管理本质提升“双百”行动。
二、工作目标
全市范围内共培育24个“厂中厂”安全管理现场教学点(每个区镇至少各培育1个国有资产和1个民营资产“厂中厂”安全管理现场教学点);通过结对帮扶,带动24个安全基础薄弱的“厂中厂”进行对标提升。
三、工作要点
“五必须”“五到位”要求是“厂中厂”出租方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旨在通过明确责任、加强协作,有效降低安全风险,主要包括:
(一)安全设置“五必须”
1. 设置“厂中厂”安全管理机构:
2. 配齐消防安全“三件套”
3. 配齐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
4. 配备AI智能管理系统
5. 建立安全管理平台
(二)管理制度“五到位”
1. 源头管控到位;2. 风险管控到位;3. 宣传教育到位;4. 危险作业管理到位;5. 应急演练到位。
为确保“厂中厂”安全管理现场教学点的有效培育和结对帮扶工作的顺利实施,各区镇和市局应做好以下工作:
现场教学点培育方面
区镇:结合实际情况,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国有资产和民营资产“厂中厂”作为候选单位。这些单位必须做到安全设置“五必须”、管理制度“五到位”的要求,且具备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
市应急管理局:组织专家对候选单位进行实地考察和评估,最终确定24个现场教学点,并为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帮助其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体系,提升教学质量。11月底前完成教学点建设工作。
结对帮扶方面
区镇:选取24个安全基础薄弱的“厂中厂”,根据实际情况,为其匹配安全管理水平较高的教学点进行一对一帮扶。经过结对帮扶整治提升,实现被帮扶园区达到“五必须”“五到位”要求。
市应急管理局:做好统筹,指导各地区开展培育行动,统一培育标准,对完成培育的点位要逐个跟进、逐个验收。2026年1月底前完成整治达标。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属地责任,加强“厂中厂”现场教学点培育工作组织领导,建立领导挂钩联系和专人负责机制。
(二)强化帮扶指导。坚持边指导边培育,通过“点对点”指导服务等方式,推动企业参照工作要求开展建设。
(三)强化长效机制。要结合工作要求对各培育点位查漏补缺,不符合目标要求的要进一步整改提升;对好的经验做法要总结固化,形成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