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昆山市民政局印发了《全市深化殡葬改革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现就制定背景、主要内容、保障措施解读如下:
一、制定背景
为贯彻落实《江苏省殡葬管理条例》《市政府关于印发苏州市区推行绿色殡葬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昆山实际,进一步深化我市殡葬改革,推行绿色殡葬,明确执行标准,规范殡葬领域相关工作,特制定本工作指南。
二、主要内容
《指南》围绕三大任务和一项保障机制展开:
(一)逐步推行入室安葬
逐步推行入室安葬是应对现有公墓土地存量逐步减少的必然趋势,也是今后殡葬的一种主要方式。具体是指本市户籍城乡居民去世后新产生的骨灰、因开发建设拆迁需迁移的骨灰或自愿从墓穴中迁移的骨灰,存放在户籍所在区镇公益性骨灰堂或市级骨灰堂的葬法。
办理程序:丧事承办人持相关证件(身份证、户口簿及特殊对象证明材料等)至逝者生前户籍所在区镇或市级骨灰堂办理手续,签订协议,领取安放证。
管理费用:免收格位费,可收取骨灰存放维护管理费,标准不超过同一管理区域普通公墓管理费的一半。具体按《关于进一步明确殡葬基本服务收费有关事项的通知》(昆发改〔2025〕59号)文件执行。
补贴对象:1. 新产生的骨灰存放在骨灰堂的,免除5年管理费。2. 因开发建设拆迁需迁移骨灰安放在骨灰堂的,免除10年管理费。3. 城乡五保供养对象骨灰安放在骨灰堂的,实行全免。
(二)积极倡导绿色殡葬
绿色殡葬是指包括海葬、树葬、可降解骨灰盒葬、花坛葬、草坪葬等不占地或少占地的生态安葬方式。《指南》明确了每种葬式的具体标准(如面积、骨灰处理方式、标识牌规格等)。
办理程序:选择海葬方式,需参与苏州市民政部门统一组织的海葬活动。选择其他绿色殡葬方式,需由丧事承办人填写审批表(见《指南》附件1),并提供逝者火化证明、身份证明等材料(详见《指南》),向逝者户籍所在地公墓提出补贴申请。其中坟墓(散坟)迁移选择海葬的,向市殡葬管理所提出补贴申请。
补贴标准:遗体火化后选择海葬、树葬、可降解骨灰盒葬为每例补贴2000元;草坪葬、花坛葬为每例补贴1000元。坟墓(散坟)迁移选择海葬为每例补贴1000元。
资金承担:海葬补贴由市财政承担;其他绿色殡葬方式补贴由公墓所在区镇财政承担;在市级绿色殡葬纪念园安葬的,由逝者户籍所在区镇财政承担。
(三)鼓励文明勤俭办丧
鼓励到区镇殡仪服务站(守灵堂)办丧,做到不占道、不扰民、不铺张浪费、不搞封建迷信,党员干部要带头文明办丧。
办理程序:丧事承办人到所在区镇殡仪服务站(守灵堂)办理手续和办丧。
收费标准:殡仪服务站(守灵堂)的守灵厅租用费用可按照40元/小时的收费标准(8小时起租)收取。
审核备案:殡仪服务站(守灵堂)填写相关表格材料(见《指南》),报所在区镇民政部门审核备案。
三、保障机制
(一)加强责任落实。强化属地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机制,完善相关制度,确保殡葬改革和绿色殡葬工作有序稳步推进。
(二)加强宣传引导。树立现代殡葬理念,宣传绿色殡葬政策,做好教育引导工作,传播先进殡葬文化,自觉参与殡葬改革,努力营造全社会重视和支持殡葬工作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公墓管理。严格控制现有公墓用地面积,禁止非法扩建,严格按照土地审批范围使用土地,并依据规定的标准规范建设和收取相应的维护管理费。
(四)加强监督管理。建立跨部门联合监管机制,严格补贴费用的审核管理。市殡葬管理所和各殡葬服务机构应当加强对殡葬制度和惠民政策的宣传和落实,认真做好登记核实工作,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