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公开 / 重点公开领域 / 民生事项 / 医疗卫生

014189510/2018-03249
科教文卫文体卫计其他
昆山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8-04-18
昆山市卫生计生科教2017年工作总结与2018年工作要点
昆卫科教〔2018〕1号

昆山市卫生计生科教2017年工作总结与2018年工作要点

时间: 2018-04-18 11:02 访问量:
【字体:

一、2017年工作总结

2017年,科技教育科以牢牢把握创新核心动力为指引,紧紧围绕全市卫生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做好系统科技创新,狠抓科研项目与成果的审核管理,组织实施各级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和人才战略工作,落实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抓好系统对外合作与学术交流工作,为打造健康昆山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完成各项考核与评选工作

1.做好年度重点人才和重点学科考核。1月份,组织相关专家对2016年度昆山市首席医师、市镇两级学科带头人和重点学(专)科进行专题考核。共有6名首席医师、22名市级学科带头人和19名镇级学科带头人参加了考核,合格率为74.47%;共有15个市级和22个镇级医学重点学(专)科参加考核,合格率为78.95%

2.完成年度优秀论文与新技术评选。2月份,对系统内2016年度开展的新技术项目、发表的论文进行专项评比,经过专家组评审论证,共评选出105项具有一定先进性、取得较好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新技术项目、109篇优秀学术论文,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

3.评选年度住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2月份,科教科对年度住培工作成绩突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评选,共评选出15个先进集体、12名优秀管理人员、35名优秀带教老师和46名优秀学员,营造出浓厚的比学赶超氛围,进一步激励规培基地全体师生奋发进取,扎实工作,提升规培管理水平和成绩。

(二)做好各级项目申报工作

1.做好各级科研项目申报。系统共申报国家级自然基金项目27项,省级自然基金项目5项,省社会发展科技项目2项,省卫计委科研项目4项,省中医药局科技项目5项,省卫计委妇幼保健科研项目2项,省卫计委妇幼保健协会科研项目2项,江苏省333人才项目2项,苏州市产业技术创新(医疗卫生)专项15项、苏州市科教兴卫青年专项10项、昆山市科技局社会发展课题71项,昆山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36项;申报省医学新技术奖10项,省卫计委妇幼保健新技术奖1项,苏州市医学新技术奖21项;申报苏州市临床重点病种诊疗技术专项6项,苏州市重大疾病、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专项2项。

2.做好各级继续教育项目申报。为不断提高我市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档次与水平,真正做到为在职卫生人员不断学习本专业有关的新知识、新技术,跟上医学科学的发展的步伐,我委十分注重各级各类继续医学教育申报工作,所有申报项目中,共申报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2项,省级项目5项,苏州市级101项,昆山市学会能力提升项目17项,昆山市科普活动资助项目23项。

(三)喜获各类科教成果

1.科技成果再创佳绩。随着《昆山市科教兴卫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出台,系统着力打造以科研创新、人才培养、技术交流合作为主体的立体化科研教育平台初见成效。全年共获得2016年度江苏省中医药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苏州市科技进步奖二等、三等奖各1项,苏州市新技术奖6项;昆山市科技进步奖17项,其中市一院与无锡市人民医院、江苏省肿瘤医院合作的《抗癌药物活化腺苷酸蛋白激酶治疗肿瘤的新策略》科研项目摘得昆山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在技术交流合作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获奖单位中既有市一院、市中医院领跑,也有市二院、市三院等中坚力量支撑,体现出良好的联动发展势头。

2.科研项目再攀新高。市一院神经外科等4个项目获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资助,立项数量和质量创历史新高,位居全省乃至全国县市级医院前列;市一院肿瘤内科1个项目获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立项资助;市三院老年科1个项目艾司奥美拉唑治疗老年患者胃及十二指肠出血临床疗效的分析获北京医卫健康公益基金会资助;获江苏省卫生计生委项目立项2项、江苏省卫计委妇幼健康和妇幼保健协会各2项;获省医院协会和省医院管理研究中心立项5项、省333”工程科研项目2项;获苏州市产业技术创新(医疗卫生)专项15项、苏州市科教兴卫青年专项5项、苏州市临床重点病种诊疗技术专项2项,苏州市重大疾病、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专项1项;获昆山市社会发展科技专项指令性项目66项、昆山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29项;获昆山市重大学术活动资助项目10项、昆山市重大科普活动资助项目8项。

3.教学项目平稳运行。系统共主办、承办国家级项目5项,主办、承办省级项目7项,主办苏州市级项目89,昆山市级项目87项;选送370位青年骨干到国内外高等院校进行学习;选送2人参加省务实进修、11人参加省基层卫生机构管理人员培训、77人参加江苏省村卫生室人员初级急救知识培训、23人参加江苏省乡村医生实用技能进修;选送25人参加省级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师资培训、16人参加苏州市级全科基层实践基地师资培训班;协助组织人事科做好2016年度毕业生转正定级考试。

(四)落实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

1.基地建设上等级。10月,国家卫计委、财政部联合发文,市一院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上半年,在苏州卫计委和我委的直接领导下,市一院全力冲刺迎接国家第二批住培基地遴选认定工作,按照《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试行)》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定标准(试行)》等相关规定查漏补缺,最终在本轮基地认定中成功跻身住培基地国家队。市中医院迎接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督导评估工作,检查组通过听取汇报、查阅相关文件、检查考核、个别访谈等形式对中医院进行全方位认定评估,同时中医类别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申报材料已报省中医药局,市中医院是我省本次13家单位申报中医类别国家级基地中唯一一家县级市中医院。

2.内涵建设上台阶。充分发挥主管部门规培基地职能科室教研室四级管理模式理顺工作流程,在硬件和软件两方面下功夫。硬件方面,根据国家规范化培训基地认定标准,增加必需的教学及技能操作设备;软件方面,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选送优秀中青年带教老师外出进修学习、参加各级各类规范化培训研修班以及参加省级规培师资培训班,不断提高带教水平。同时,加强对规培学员的日常化管理,除规定的入科教育、出科考核外,另外增加了月度考核、三基三严考核,结业理论考试强化月、实践技能训练强化月,确保工作常态化、长效化。下半年成功举行临床/社区带教老师小讲课比赛、教学查房比赛、团队复苏比赛、住培学员病历书写比赛、住培综合知识竞赛等一系列活动,全方位多举措促进基地内涵建设再上新台阶。

3.机制落实出成绩。科教科在严格执行规培基地四级管理机制基础上,通过抓好5理论考试强化月6实践技能操作考试强化月等相关措施,夯实考前培训与强化训练。2017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理论考试我市成绩喜人,西医住院医师147人合格率98.6%,全科医师48人和专科医师31人合格率双双达到100%;中医类别住院医师14人、全科医师15人和专科医师6人合格率全部达到100%,略高于苏州大市平均合格率;实践技能考核总体合格率接近苏州市平均水平,西医住院医师145人合格率93.1%,全科医师48人合格率97.9%,专科医师31人合格率90.3%;中医类别住院医师14人合格率92.9%,全科医师15人合格率80%,专科医师6人合格率100%。在培人数西医241人(住院142人、全科99人)、中医120人(住院36人、全科84人)。

(五)推进各类对外合作交流

1.以团队引进推进学科建设。由市卫计委牵头,市一院柔性引进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心血管内科医学专家团队、市中医院柔性引进上海长海医院李兆申院士消化科团队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陈楠教授肾病内科专家团队等3个领军型医学专家团队。借助国内一流专科团队的雄厚实力全面提升对口科室的学科建设水平。

2.以院院合作提升技术水平。坚持开放办医理念,进一步发挥对台临沪地理优势,加大与上海、苏州等地医学院校多维度的合作。市卫计委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启动复旦大学儿科医疗联合体昆山协作网,并积极鼓励各医疗单位结合实际进行专项对接;西京消化病医院昆山整合医学中心落户市一院;市二院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及友好合作协议,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昆山分中心及昆山肿瘤防治一体化医疗联合体正式揭牌;市四院与苏大附二院结成战略合作医院;花桥人民医院与上海市胸科医院合作进一步深化,成立心胸疾病诊疗协作中心,通过紧密合作提升专业技术水平。

3.以名家资源带动中医学科。本年度,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昆山传承工作室揭牌仪式暨江苏省中医院与昆山市中医医院合作签约仪式举行,国医大师周仲瑛、夏桂成分别在昆山设立传承工作室,全国名中医刘沈林、单兆伟传承工作室也先后揭牌,为全方位打造健康昆山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2018年工作要点

2018年是全面落实十三五规划、建设健康昆山新时代的关键之年。科教科将立足健康昆山战略站上新起点,直面百姓健康需求,多举措强化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建章立制抓好住培基地建设,夯实科教平台建设,全面提高系统内科教人员管理与服务能力。

(一)扬长补短强化重点学科建设

1以百姓健康需求为导向调整学科建设。医学重点学专科建设的目的是为百姓健康服务,要在做好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调整建设规划。以临床实践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以人社局医保中心统计的最多转出昆山病种为难点,结合医学重点学专科建设原有的基础,科学地调整、充实医学重点学专科建设的方向、项目等。

2.以现有优势学科为重点突破学科发展。以省市科教强卫工程为思想引领,有针对性地扶持和培育现有的优势学科,努力冲刺更高层级学专科,形成优中选优的良好发展态势。充分利用学会各专业委员会的力量,启动新一轮昆山市级重点专科评审工作。

3高层次医学人才为核心加大人才建设。重点学专科建设关键是人才,根据《昆山高层次医学人才实施细则》试行,采用引进来、送出去和分层培养等方式制定人才实施规划。同时启动昆山市级领军人才、重点人才、青年拔尖人才评审工作以及昆山市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三年培养计划。

(二)建章立制抓好住培基地建设

1.落实基地制度建设。以市一院确认为第二批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为契机,按照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认定标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从顶层设计着手,认真做好各项招生、带教、考核及激励、督查等制度建设,确保2018年正式开始招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并正常运行。

2.完善基地硬件建设。对照国家住培基地硬件标准,市一院培训中心设施建设、教学器械、模拟设备、信息系统等加以完善,为住培学员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与条件。

3.启动社区实训基地建设。经过前期论证与商洽,计划在柏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心中心建立社区实训基地,以及依托苏州市医学继续教育中心专科进修学院,切实加强基层卫生人员能力建设,提高医学理论水平和临床实践操作技能,为社区协同基地充分发挥带教职能、服务分级诊疗起到更好的推动作用。

(三)内联外合夯实科教平台建设

1.做细各类培训平台。以学术活动、教育培训为平台,整合师资,提升广大医技人员的理论和实践操作水平。鼓励二级及以上单位、市级公卫单位申报并举办苏州市级及以上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开展新技术引进和适宜技术项目推广。

2.做优各类科研平台。以解读辅导、集中结题、硕博联盟为平台,以科研项目申报为契机,鼓励各类科研人员集聚,交流,促进知识整合与创新。

3.做实各类技术平台以医学专家团队、知名专家工作室为平台,以附属医院、教学医院、实习医院等与高等院校合作为渠道,建立科技合作制度,借助外力来提升我市的医学技术水平。

(四)兼收并蓄突出管理能力建设

1.进一步细化科教管理制度。结合目前系统科研和教育工作实际情况,细化教学管理制度和科研管理办法,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培养,提高科教能力和水平。

2.进一步加强管理人员培训。通过科教各项制度、业务知识培训等方式,努力在制度建设的基础上提升管理人员水平,为保障科教工作的高效运行提供扎实组织保证。

3.进一步提高指导服务意识。各单位科教专兼职管理人员在加强自身建设基础上强化指导与服务意识,把科教工作融入医疗全过程,真正做到科教能力提升技术水平,技术提升促进科教发展。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