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被称为“全球最大车展”的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展览会将持续到5月2日。本届展览会将首发超百款新车,举办超150场新闻发布会。
昆山有着众多汽车零部件厂商,与整车参展企业有着良好的互补条件。在上海车展上,除海斯坦普、麦格纳集团、安通林内饰、思特威、皮尔博格汽车零部件等10余家企业专场布展,与全球整车制造企业举办交流沙龙20场次外,沪光汽车、顺普汽车、东越汽车零部件等50家重点企业也参展对接,已达成初步合作意向30余项。
丰田纺织全球首发定制“概念座舱”
作为全球领先的汽车座椅内饰系统供应商,丰田纺织全新打造并全球首发了一款用户可以根据需求自由定制、尽享个性化智能生活的概念座舱——“MXOASIS2030移动出行空间智能座舱”。
该智能座舱主要搭载四大核心功能。其中,姿态联动显示屏可感知乘客坐姿,自动把显示屏调至最佳观看位置;空中显示系统和语音识别系统,能在悬浮影像中呈现AI助手形象;健康监测系统,可实时监测心率变异、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健康指标,可视化呈现乘客健康状态。
海斯坦普展示自主研发“电池盒”
海斯坦普是全球汽车行业金属组件生产的领导者,自2007年在昆山建设首家工厂以来,已在国内建成13个生产基地、2个研发中心。此次上海车展,企业展示了最前沿的产品和材料。
该企业首次推出了自主研发的电池盒解决方案——Ges-Enubox。这项突破性的设计结合了安全性、轻量化与成本优化,将所有关键性能集于一体,标志着结构设计的一个新里程碑。围绕客户需求,这一产品可适配各类电池技术及特殊需求,在确保极致防护的同时,实现重量与效率的双重优化。
麦格纳“大秀”前瞻性创新成果
麦格纳集团是全球首屈一指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目前已在昆设立4家公司。本次上海车展上,企业带去全方位的动力总成技术、集成式座舱监测系统、可灵活重构的灵动座椅系统、电动侧开门系统等诸多前瞻性创新成果。
该企业展出的重量级智能化技术之一,就是监测系统,融合利用了车内摄像头和雷达传感技术,能够监测驾驶员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安全带佩戴情况以及生命体征,并在不分散驾驶员注意力的前提下发出警报。该系统还能识别驾驶员身份,并自动调整诸如座椅位置、后视镜角度、气温控制和音频偏好等设置,从而打造个性化的驾乘体验。
思特威智能泊车系统360度无死角
昆山思特威展示了基于车载系列CMOS图像传感器产品的多元应用解决方案。现场,众多观众直观体验ADAS周视、360度全景环视、舱内DMS/OMS监控、流媒体后视镜、后视行人检知等车载视觉应用方案的实时成像效果。
在360度全景环视应用解决方案中,SC360AT能为环视摄像头提供清晰、准确的实时影像。该方案能帮助智能汽车系统及时感知汽车周围环境,提升泊车辅助等应用的行动精度和安全性。
思特威专注于高性能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测试技术,业务涵盖安防监控、汽车电子、智能手机、机器视觉等多个关键领域。今年一季度,思特威的产值同比增长了73.8%。
“好孩子”第三代气囊儿童安全座椅
上海车展上,儿童出行安全成为备受瞩目的焦点。“好孩子”与极氪科技集团共研发布了第三代气囊儿童安全座椅吸引了众多目光。
当测试车辆高速碰撞时,气囊完全打开,稳稳托住了因惯性前甩的假人头部,生动再现了“好孩子”第三代气囊儿童安全座椅的卓越表现。
这款历经10年研发、全球技术路线的产品,将儿童安全座椅的碰撞测试标准从行业普遍的50km/h提升至80km/h,撞击能量达到了欧美标准的2.56倍。在碰撞发生时,气囊能够在50毫秒内完全展开,其速度之快甚至超越了人类眨眼的极限。
自1985年至今,上海车展已走过40年。回顾汽车行业的发展变化,从来都不是一个“闭门造车”的过程,而是不断深化设计、研发、制造等各领域的广泛深入合作。
在昆山,世界领先的综合轴承生产企业恩斯克,与上汽大众开始合作,深受企业认可;深耕车载面板领域的龙腾光电,推出异性全屏、大屏显示、曲面显示等六大核心技术,与上汽、吉利、比亚迪、长城、长安等车厂达成合作,车载显示产品出货量位居全球前列……目前,昆山集聚了汽车行业优质企业982家,形成产值超1500亿元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在新能源汽车方面,覆盖电池、电驱、电控、整车系统等6大核心部件50多个种类,290多家核心部件供应商为上海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优质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