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公开 / 重点公开领域 / 乡村振兴

kssnyncj/2025-00014
国土农林水利其他
昆山市农业农村局
2025-03-19
油菜病虫害防治技术意见

油菜病虫害防治技术意见

时间: 2025-03-20 10:41 访问量:
【字体:

油菜开花结荚期是病虫害侵染和发生的重要时期,也是开展防治的关键阶段。当前我市油菜大部分已进入蕾薹至初花期,据千灯农情综合监测场监测,部分早播油菜田已进入盛花期。为此,各地要坚持“立足预防、适期用药”防治策略,适期开展科学防治,确保在田油菜安全生长。

一、发生情况

1.菌核病:预计今年我市油菜菌核病偏重发生。一是田间菌源充足,田间3月初已零星查见病株。二是苗情差异大,由于秋播部分稻茬油菜播种出苗偏晚,播栽期拉长,导致油菜生育进程不齐,部分晚播油菜还未进入蕾薹期,油菜花期将持续1个月左右,苗情差异大。三是品种抗性不强,我市种植的油菜品种普遍对菌核病抗性不强。四是油菜菌核病是典型的气候性病害,一旦开花期遇多雨天气,将有利于病害大流行。

2.蚜虫:据全市近期系统调查,油菜蚜虫平均有蚜株率90%,百株蚜量1252.3头。预计随着气温上升,油菜田蚜量会迅速上升,发生程度将达大发生等级。

二、防治意见

1.防治策略:抓住适期,分类指导,立足预防,病虫兼治。

2.农业防治:及时清沟理墒、排涝降湿,确保田间排水顺畅、不留渍水,降低田间湿度,抑制菌核萌发。

3.药剂防治:于油菜开花始盛期(主茎开花率达80%左右、一次分枝开花株率50%左右),及时开展防治,如遇连阴雨、花期持续时间长等适宜病害流行条件,隔7天左右进行第二次药剂防治。药剂可选用氟唑菌酰羟胺、啶酰菌胺、腐霉利等药剂;对蚜虫发生重的田块,选用噻虫嗪、吡虫啉、吡蚜酮等药剂;同时做好“一喷多防”,可喷施赤·吲乙·芸苔、芸苔素内酯、二氢卟吩铁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提高油菜抗病抗逆能力、助力单产提升行动。

三、注意事项

1.蜜蜂对噻虫嗪等新烟碱类农药高度敏感,花期慎用。

2.农药包装废弃物应回收处置。

3.油菜植株大,田间郁蔽,要用足水量,确保全面喷透,药后3小时遇雨需做好补治工作。

4.要根据油菜开花进度,分类开展防治,开花一块用药一块。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