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公开 / 重点公开领域 / 乡村振兴

kssnyncj/2025-00017
国土农林水利其他
昆山市农业农村局
2025-03-28
小麦穗期病虫发生情况与防治意见

小麦穗期病虫发生情况与防治意见

时间: 2025-03-31 16:50 访问量:
【字体:

据全市多个农情智能监测站监测,当前全市小麦将陆续进入抽穗扬花期,此时正是以小麦赤霉病为主的穗期病虫发生和防治关键时期。受小麦品种、生育进程、田间菌源及气候异常等影响,小麦赤霉病流行风险高。对此,各区镇应高度重视,务必加强宣传发动和技术指导,落实关键措施,全力做好以小麦赤霉病为主的穗期病虫防治工作。

一、病虫发生情况

   1.小麦赤霉病(一类病虫害):一旦流行将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综合今年小麦生育期、田间菌源、品种抗性及气候等因素,预计小麦赤霉病将呈偏重及以上流行态势:一是冬前播种晚、墒情差、出苗不整齐,小麦生育期差异大,小麦抽穗扬花期不齐,增加了遇雨日概率。二是田间菌源充足,3月20日调查,平均丛带菌率10.8%、株带菌率1.38%,田间菌源量较常年增加。三是品种抗性偏弱。四是据气象部门预测,4月份仍有多个降水过程、气温偏高。

2.白粉病、锈病:白粉病(二类病虫害)、条锈病(一类病虫害)、叶锈病(三类病虫害),目前尚未查见,预计随着小麦抽穗扬花,气温回升,4月中下旬病情将进入快速上升期,如遇湿热气象条件,病害将暴发危害,对小麦生长造成严重影响,进而降低小麦的产量。

3.蚜虫(一类病虫害):据全市植保系统3月25日调查汇总,26块田平均有蚜支率和百支蚜量分别为15.31%和39.6头。预计随着气温逐步回升,蚜量必将迅速上升。

二、防治意见

1.指导思想:狠抓适期,立足预防,二次防治。

2.防治策略:主攻以赤霉病为主的小麦穗期病虫害。

3.防治对象田:全市所有小麦田。

4.防治适期:掌握小麦始花期施用第一次药,隔5~7天进行第二次防治。

5.防治药剂:第一次防治选用40%丙硫菌唑·戊唑醇(或200克/升氟唑菌酰羟胺)+70%吡虫啉+赤·吲乙·芸苔(或芸苔素内酯)+含腐植酸水溶肥料,第二次防治药剂选用40%吡唑萘菌胺·戊唑醇+24%井冈霉素。

三、注意事项

1.坚持分类指导,首次用药必须打准适期,适期标准掌握在小麦扬花株率10%左右,如药后3~6小时遇雨要及时补治。

2.防治药剂应交替轮换,确保小麦品质,同时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3.使用植保无人机、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等植保机械需谨防漏喷漏治,无人机避障漏喷区域、喷杆机转角漏喷区域都需要进行人工补治。进行无人机飞防作业必须规范操作、确保安全。

4.注意做好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

5.“三品”基地按有关标准严格执行。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