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公开 / 重点公开领域 / 统计信息 / 统计分析

014189289/2012-01077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统计其他
昆山市统计局
2012-05-08
现代农业显成效 产品结构趋优化——2011年我市农业发展情况简析

现代农业显成效 产品结构趋优化——2011年我市农业发展情况简析

时间: 2012-05-08 15:51 访问量:
【字体:

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昆山市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线,以增创现代农业发展领先优势为抓手,进一步加强农业规划、调优农业产业结构,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提升我市农业生产效益

一、农业生产稳中求好

1.农业总量稳步提高。2011年全市农业总量稳步提升,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3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4.5%,其中:农业10.6亿元、林业3.1亿元、牧业2.7亿元、渔业19.8亿元,分别增长11.3%9.9%5.2%18.9%

2.粮食生产收获“八连丰”。 2011年,我市粮食生产克服了低温冻害和干旱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收获“八连丰”,其中小麦亩产达到339公斤,水稻亩产614公斤,均为我市最高水平。

3.农业效益逐步提升。2011年,全市实现农业亩均效益2510元,同比增长12.2%,其中:蔬菜亩均效益2037元,同比增长17.2%;瓜果亩均效益6479元,同比增长22.8%;水产亩均效益3510元,同比增长6.6%

4.农产品价格高位运行。2011年我市农产品价格总指数为110.1,为近几年我市最高位。全年农产品生产价格基本呈现高开高走的态势,农林牧渔四大行业全面上涨。其中牧业由于受生猪价格持续走高的影响而上升最快,全年达119.6;其他依次为林业111.4、农业110.2和渔业108.7

5.各类产品结构得到优化。2011年,我市新增高效农业面积2万亩、设施农业面积0.8万亩,通过加大设施蔬菜和瓜果的占比,特种水产品品种的调整、畜牧业规模养殖的达标创建,进一步使我市的各类农产品结构得到了优化

二、现代农业成效逐步显现

1.农业建设力度加大。2011年,我市继续加大对农业项目的投入,涉及市级以上财政投入2.3亿元,加上各区镇配套,全年农业项目总投入5亿元以上,并通过争取农业开发项目、申报农业科研项目、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和发展农机装备,进一步提升了我市农业的科技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为我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增添了后劲。

2.农业外向势头强劲。2011年,我市以“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全面实施为契机,积极推动农业外向工作,并依托海峡两岸(昆山)农业合作试验区,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全年引进农业内外资项目22个。

3.农业科技贡献突出。2011年我市积极推进农科教、产学研结合,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全年共组织各类市级培训129期,8340人次,发放昆山农民培训证书2000多本,职业农民培训证书580本,职业资格证书2600本。使全市农业从业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务农本领明显提高。

三、对促进我市农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1.继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健全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投入保障机制,进一步健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机制,巩固“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大幅度增加对农村基础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作为加大农业投入的着力点来抓。切实提高和改良耕地质量,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加快建设高效生态农业的产业体系 

建设现代农业,必须注重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向农业的广度深度进军,促进农业结构趋向合理。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促进粮食稳定发展;积极发展畜牧产业;大力发展主导农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巩固已有的标准化建设成果的基础上,积极培植新的标准化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周边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推进生物质能产业发展,拓展农业功能,促进资源高效利用。

3.进一步加大监管农资市场力度

加大监管农资市场的力度,支持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销售,确保农资价格基本稳定。相关执法部门应加强对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出厂价和流通环节的监督管理,调控流通环节的加价幅度,加强市场监管,净化市场环境,严厉打击哄抬农资价格和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的违法行为,遏制农资价格过快上涨,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4.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

加强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农业执法队伍的作用,进一步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管制度;加强农产品质量源头管理,全面开展农产品产地质量安全适宜性评价;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进一步加大对产地农产品的检测力度,严把产地准出关;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工作,在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检测站点、开展质量检测的基础上,不断健全市场准入工作的组织管理与运行机制;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有效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能力。

 

                                                                                                        高豫立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