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公开 / 重点公开领域 / 重点工作 / 区镇部门工作计划、总结

kssjtysj/2025-00003
工业、交通其他
昆山市交通运输局
2025-01-23
昆山市交通运输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昆山市交通运输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时间: 2025-01-23 10:43 访问量:
【字体: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综合交通提质升级,立体交通网络更趋完善

骨干路网更加畅达高效。东城大道快速化改造、黄浦江路南延等道路建成通车。振新东西路改扩建工程、强胜路对接312国道建成通车,震川西路快速化改造主线完工,东光路对接良辅路、相石路接任蒋线等一批跨区域对接道路开工建设,周市收费站焕新启用。

南站枢纽汇聚发展动能。完成昆山南站交通疏解改造,接站门厅建成启用、P3停车场开放运营,机动车总车位扩容至1600个,新增3600个非机动停车位,站南一路正式投用,带来南接北送舒适便捷的全新出行体验。配套全国最大华为全液冷超充站,同时配建出租车、网约车2个服务驿站。

城市画卷彰显更新魅力。苏州内河最高桥震川桥完工通车,祖冲之路南延、轨交11号沿线道路恢复建成通车。花园路改造、中华园路桥等节点打通,常嘉高速锦溪互通连接线加快推进,鹿城路北延、红杨路对接博雅路开工建设。开通昆山首条城市客运精品航线。

路域环境更加畅安舒美。完成县道网”“乡村道网两个规划。纵深推进县乡村三级路长制完成G312“公路安全精品路建设暨交通安全设施精细化提升,累计建成247公里美丽农村路和24个农路驿站。实施中医院周边交通优化改造、萧林西路潮汐车道,精细化改善道路拥堵。

(二)绿色交通转型发展,客货运输服务持续提升

创新公共交通特色服务。苏州轨交11号线与3号线全面贯通,实现花桥至苏州高新区不出站直达,打造儿童友好、老龄友好2个主题车站,在轨交站点新增非机动停车位3000余个。优化调整公交线路46条,设置响应式停靠站315处。新开通助农专线、就医专线、森林公园专线、通学公交专线等特色公交线路,推出网约公交

加速构建现代物流体系。青阳港航道整治工程9座桥梁通车8座。陆家浜铁路货场加速推进,打造辐射周边区域的国家二级物流基地。长三角国际空港昆山物流中心平台功能进一步提升,昆山成为全国唯一拥有国际航空客运和货运三字代码的县级市。年快递业务量首次突破11亿件,业务总量与业务收入持续位列全省各县(市)首位。

开辟低空经济全新赛道。昆山城市航站楼上海浦东机场空空联运试航,将原本1.5—2小时的地面车程缩短至30分钟内。建成全省首个普通桥梁巡检领域无人机自动值守机场,开通立臻锦溪厂区物流配送航线,低空应用场景逐步拓展丰富。组建昆山市低空经济专家顾问团、交通运输低空经济专班。推进苏州通用机场规划建设,完成选址红线内征迁。

擦亮绿色交通环保底色。推动交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完成273辆高排放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新增新能源巡游出租80辆,占出租车增量比重88.9%。更新50辆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动力电池。开展港口码头污染防治集中攻坚行动、汽车维修行业环境保护等专项整治,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三)智慧交通挖潜增效,行业治理能力显著增强

智慧化执法成效显著。升级畅行昆山智慧交通服务平台,接入3550套电警数据,实现超限超载立体防御网覆盖全城。建成投用16套水上智慧卡口,精准防范渣土船非法倾倒、危化品船禁航时段航行等5类风险,苏州交通局给予该项目资金奖励。

小巧灵应用提质扩面。举办交通系统数字路演活动,凝聚交通数字化转型思想共识。开发大道之行”APP,打造交通数据超市。完成桥梁一张图系统开发,接入全市桥梁信息,实现桥梁监测、危桥预警、巡查养护等功能集成。在重点交通项目试点AR云景平台,实现施工现场远程可视化监管。开发汽修企业自主管理模块平台,督促企业全覆盖自查。

精细化治理严管厚爱。开展公共交通行风监督行动,实施出租汽车行业服务提升专项整治,开展驾培专项整治,驾校资金托管率超98%。修订《船岸一体化安全管理办法》,落实全部港口码头企业分类分级监管。

心贴心服务暖企惠民。高质量办理苏州市、昆山市人大建议与政协提案,办件满意度达100%。全年受理各类群众诉求13710起,按时办结率100%。协助企业申报交运贷省级贴息储备项目,升级交运易贷金融服务产品,帮助152家货运企业授信贷款。积极推行双书一指南同达机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四)平安交通蓄势赋能,安全应急保障协同高效

安全生产常抓不懈。推进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和轨道交通运行安全六化建设,进一步降低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全面加强两客一危安全码分级分类监管,落实危险货物装货人五必查,对在昆运输危货车辆实施全覆盖抽检,全面压降带病上路风险。在交通工程领域创新推广具有完整事故预防服务的安责险

隐患治理不留死角。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排查,完成桥梁坍塌风险、运输车辆安全设备缺失等重大事故隐患整改闭环。依托公路医生进乡村专家团队,联动开展市、县两级“5510”道路交通事故多发路段隐患整治行动,完成44处路口、193个点位整治。

应急协同以战领训。开展危化品船舶碰撞桥梁、公路下穿隧道积水等市级专项演练,制作6个实战操作手册,不断增强应急处突能力。复盘研究台风贝碧嘉”“普拉桑期间暴露的问题短板,进一步优化我局防汛防台应急指挥作战体系。升级15个下穿智能泵房,更新电子水尺14套,实现全部交通管养下穿远程可视化监控、自动化报警。

(五)党的建设坚定有力,示范引领效应逐步凸显

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持续巩固深化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成果。配合市委第三巡察组巡察,加强与纪检派驻组对接,全面落实巡察整改。深入学习十个纳入机制,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对接纪委监委铁笼数字平台,实现执法办案风险点云管控

积极锻造过硬交通队伍。选举产生第一届机关党委、机关纪委,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在系统内开展执法大练兵、干部能力提升等培训,锻造执法铁军、锤炼过硬本领。成立嘉昆太交通综合执法党建联盟,开拓长三角交通运输执法监管新格局。壮大舆情监测队伍,全年未发生较大以上交通舆情。

广泛汇聚党建品牌合力。昆山市公路医生进乡村相关案例入选省厅公路中心党建联合体典型案例。加大两新群体关爱力度,开展送温暖、送清凉、送健康等主题活动,完成2个网约车党群服务点和20个网约车流动服务阵地建设,选树优秀出租车驾驶员成立馨鹿车队全系统志愿者全年服务时长超2.1万小时,创历史新高

二、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

(一)抓项目、促投资,打造更具韧性的综合交通网

系统全面谋划十五五项目。重点开展昆山十五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编制,瞄准未来五年发展方向和定位,谋划将634国道南北向快速通道;将312国道东西向快速通道;沿沪大道货运通道。借助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等协调机制作用,加强对上沟通争取、左右协同推进,以高水平一体化引领高质量发展。

铆足干劲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全面建成震川西路对接娄江快速路、相石路接任蒋线、东光路接良辅路;开工634国道昆山北段、玉溪大道对接新太路、中华园路接望江路、常嘉高速锦溪互通等框架道路;推动中环南线东延、黄浦江路南延、古城路(巴城至高新区段)改扩建等前期工作,推动形成完成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滚动接续格局。

多措并举推动交通拥堵治理。开工祖冲之路南延二期、白马泾路南延(振新西路港浦路)、鹿城路北延、红杨路接博雅路、沿沪大道涉铁段等项目。研究通过潮汐车道、可变车道、道路渠化、增设非机动车道、完善道路标志等措施,对部分主干道及热点区域实施微改造,不断提升路网通行效率和服务水平。

(二)促联运、降成本,打造畅通高效的客货运输网

打造一体化公共交通服务体系。系统实施昆山南站交通枢纽提升改造工程,让旅客出站见美景、出行更舒心。深化绿色交通一体化研究,推动多种绿色出行方式有效衔接、功能互补。配合轨交11号线运营动态优化调整公交线路,按照不同出行半径扩大微循环公交辐射范围。推广定制公交、网约公交,推动昆山交通卡、交通码在长三角地区乘坐公交、地铁一码通行、优惠同享

加快融入全国统一开放大市场建成投用陆家浜铁路国家二级物流基地,加快沪通铁路二期建设,打造直连太仓港、外高桥港的公铁联运综合枢纽。收官青阳港航道整治工程,全面实现千吨级集装箱运输通道畅行畅达。推动茆沙塘航道整治工程,构建干支联动发展格局。充分发挥长三角国际空港现代物流中心枢纽作用,切实提升公铁水空多式联运水平和综合交通运输效率

培育发展低空经济新质生产力。主动对接苏州,做好G类空域划设工作。推动成立低空飞行服务中心,推进重点低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抢抓苏州纳入中央空管委eVTOL试点城市的机遇,加快研究300米以下、600米以下不同空域创新应用场景。统筹推进苏州通用机场配套建设,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做优服务发展硬设施,提升服务企业软实力

推动传统运输行业迸发新活力。开展出租车行业改革,切实做好车辆经营关系登记核查,规范经营权关系,出台相关配套机制,确保改革平稳有序推进。研究推动汽车客运站功能转型发展,引导传统客运班线向便民快巴转型,探索医疗专线、校园专线、一日游专线等,推动实现运游结合”“随客而行

(三)强功能、重创新,打造融合共享的数据信息网

推动辅助决策一网共治。加强与省厅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联合工作组沟通,积极争取省厅项目与课题。依托畅行昆山智慧交通平台,加快推进路网监测及信号灯配时优化模块开发,构建交通流量数据库和路网仿真模型,寻求道路拥堵治理最优解。加快场站区域智慧管理平台建设,破解黄牛、违停和非法营运等管理难题。

促进水上运输一网统管。用好水上智慧卡口,不断丰富船脸库、优化预警模型库,实现对AIS未开启、船名遮挡篡改等刻意逃避监管违法行为的精准监管。加强与国家、省厅及苏州市局数据对接,强化与公安、水务等部门数据共享,进一步扩大点位组网效应,实现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水上一体化监管。

加快道路运输一网协同。推进畅行昆山平台再开发,不断拓展信息平台应用场景,提升两客一危一货等重点行业领域预警信息精准度和时效性。借助平台强大的算法功能,推动跨行业跨部门数字化协同治理。建立视频AI识别平台,自动识别大巴违规上下客、道路设施损坏、路面病害等各种复杂多变场景。

(四)抓规范、强管理,打造依法合规的行业管理网

深入推进运输行业协同监管。筑牢全链条监管防线,联合开展流动检测,严厉打击超限超载行为。两客一危一货企业分类分级评价结果运用,持续推动运输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以苏智合平台拓展应用为契机,在驾培领域普及新学员资金托管新模式,倒逼驾校提升服务质量。开展公共交通领域专项体检

全面提升交通综合执法效能。纵深推进综合查一次,构建一体化闭环检查机制。全面深化长三角一体化执法合作,深入开展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着力提升执法队伍素质、提质执法监管成效、提优执法体制机制。推行包容审慎监管,采取免罚轻罚等举措,引导企业主动开展合规治理。持续深化政务服务改革,开展换位跑一次行动

着力打造交通强国昆山样板。工程建设方面,深化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创建,争取青阳港整治工程、312国道昆山段等项目获评国家级奖项。道路养护方面,开展道路桥梁养护四新技术探索应用,在全市范围内推广使用人行天桥位移报警系统。轨道交通方面,学习发达地区开发管理经验,做好开源节流和挖潜增效工作,着力降低财政补贴。绿色发展方面,将营运类柴油货车淘汰补贴范围由国三及以下扩展至国四及以下。鼓励更多高耗能高排放老旧运输船舶报废更新。

(五)防风险、护稳定,打造一体协同的安全应急网

持续提升行业本质安全水平。持续推进安全生产六化建设,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以需求为导向持续更新迭代企业自主模块功能,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完善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全力推动隐患整改闭环。深化安全码赋码运用,督促两客一危企业、车辆、驾驶员亮码上岗”“扫码作业,全面落实红黄绿分级赋码管理。

切实增强应急处突能力建设。举一反三,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健全实战操作手册,落实各项防范措施。推动公路下穿应急设备提档升级,确保泵房应急电源保通更具韧性。有针对性地开展重点领域红蓝军对抗应急处置桌面推演,在探索和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完善应急作战指挥体系,全面提升交通运输行业应急处突快速反应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和服务保障能力。

排查化解交通领域矛盾纠纷。加强重大风险隐患排查分析和研判处置,坚持走访群众、企业,主动关切、疏导教育、一人一策稳控化解。坚持从群众诉求中发现工作盲点、找到解题思路,全方位了解群众急难愁盼和交通症结问题,每月形成行业领域重点突出问题、亟需解决问题清单,开展分级分类管理、逐项督促落实整改、确保问题有效解决。

(六)强作风、优服务,打造多元共治的党建引领网

坚定不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以党建为引领,全面深化交通运输体系改革,围绕主责主业和中心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做示范。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常态化开展谈心谈话,强化干部职工保密意识,全面规范十个纳入

持之以恒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做实巡察、审计整改后半篇文章完善好单位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做到用制度指导工作、用制度管人管事。坚持过紧日子思想,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强与纪检派驻组对接,进一步发挥好机关纪委监督末梢作用,压实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推动执法环节全过程上云记录,进一步将权力扎进制度的笼子。

旗帜鲜明激励全体担当作为。建立选人、育人、用人全链条干部培养体系,引入多岗位历练的源头活水,开展中层干部轮岗交流、年轻干部挂职锻炼等,确保有岗位可供历练、有能去历练。规范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推动三项机制落地生根。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交通精神,激励全体党员干部更好地履职担当尽责。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