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创新特色
1、“分层培育+本土深耕”激活社区内生动力
聚焦志愿者团队、公益达人团队(含地方特色匠人)、社会组织三类主体,分层分类匹配培育资源,既激发本土公益力量参与社区服务的主动性,又通过贴合周庄古镇治理、本土文化传承的项目设计,让服务扎根社区实际,避免 “外来模式” 水土不服。
2、“多元融合+精准响应”构建公益服务生态
打破单一服务边界,将紧急响应、便民服务、帮扶救助等与乡村振兴、古镇发展等创新性需求融合,精准匹配各村社区差异化需求,实现 “小投入撬动大服务”。
3、“资源联动+自我造血”保障服务可持续
整合民政站资金、爱德基金会专项基金及多方链接资源,既提供专业培训、宣传推广等外部支持,更通过居民自治类项目挖掘社区自身资源,培育 “自我服务、自我管理” 的公益氛围,推动服务从 “外部输入” 向 “内生循环” 转型。
二、活动目标
1、升级家门口便民服务,让社区服务更贴近民众生活、饱含温情暖意,切实提升居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2、培育壮大社区服务力量,激活社区内生动力,构建精准化、多样化的公益服务体系,夯实可持续服务根基。
3、针对不同类型公益力量实施分层分类培育,提升其专业服务能力与参与社区治理的效能。
4、营造“自我服务、自我造血”的社区公益氛围,深度融合本地特色文化,让公益服务扎根乡土、焕发活力。
三、申报主体与要求
1、志愿者团队:
具备强烈的志愿服务意识,有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实现持续发展的意愿。团队成员需在周庄本地工作、学习或生活,且团队规模不少于 3 人,能保障项目稳定实施。
2、公益达人团队:
拥有突出的一技之长(尤以地方特色匠人技艺为佳),对公益事业满怀热忱,自愿为社区发展贡献力量。
3、社会组织:
具备专业的服务技能、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能高效推进公益项目落地。
四、资金来源
1、周庄民政服务站(社工站)项目资金
2、爱德基金会邻里守望专项基金
3、周庄民政服务站(社工站)多方链接的社会公益资源
五、项目内容
1、社区服务类
围绕居民生活需求,提供居民融合活动、法律服务支持、安全急救培训、日常便民服务、健康义诊等基础服务;开展环境监督、安全巡逻等社区治理服务,以及社区文化传播活动。
2、 帮扶救助类
聚焦社区特殊群体,为困难家庭、失独家庭、独居及空巢家庭提供精准救助与帮扶;为独居、失独、残疾、高龄等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社会参与引导等关爱服务,助力其提高生活质量。
3、 居民自治类
以激发社区活力为核心,协助调解邻里矛盾纠纷,促进社区和谐;深入挖掘社区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等内生动力,通过开展多样化的社区治理实践活动,培育壮大居民自治力量,提升社区自我管理能力。
4、其他创新性项目
鼓励探索与乡村振兴、古镇保护治理、本地产业发展等相关的创新性服务项目,为周庄高质量发展注入公益力量。
六、项目要求
1、活动场次
每月至少1次
2、活动经费
2000-6000元
3、实施范围
周庄镇村社区,每个村社区最多1个落地项目
4、实施周期
8个月
七、支持与保障
1、项目优化指导
组建专业团队为申报项目提供全流程指导,包括需求调研、方案设计、实施流程等环节的优化建议,提升项目科学性与可行性。
2、定制化培训服务
根据不同公益主体的能力需求,制定分层分类培训计划,涵盖项目管理、服务技巧、财务规范等内容,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开展系统培训。
3、多渠道宣传支持
整合媒体资源、社区宣传阵地及公益传播平台,为项目提供活动报道、成果展示等宣传服务,扩大项目影响力与社会知晓度。
4、跨领域合作平台
搭建公益力量与政府部门、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的合作对接平台,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项目实施提供资源支撑。
5、全流程落地协调
协助项目对接社区场地、服务对象等落地资源,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场地、人员、沟通等问题,保障项目顺利推进。
6、案例总结与推广
跟踪项目实施过程,指导做好成效梳理与经验总结,提炼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优秀案例,助力公益力量提升品牌化运作能力。
八、报名方式
1、截止日期
请于[2025年7月31日]前提交报名材料。
2、线上报名
提交周庄微公益项目申报书(含项目目标、实施计划、费用预算等)申报书模板请自行扫码下载。
提交方式:申报资料填写完成后提交至 zhouchao@amity.org.cn。邮件命名【组织名称+落地社区+项目名称】
联系方式:周超 15190086801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9:00-12:00,13:30-17:30。
微公益,蕴含着大能量。每一份小小的善意,都能汇聚成改变社区的强大力量。我们诚挚邀请您加入周庄镇微公益项目,成为社区公益的同行者,共同为打造更加和谐、宜居的社区环境而努力。无论您是团队还是个人,只要您有一颗公益之心,我们都热切期待您的参与,让我们一起书写周庄镇社区公益的精彩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