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昆山要闻

今年1-9月,昆山进口咖啡生豆15亿元,同比增长7.6%

时间: 2025-11-05 10:18 来源: 昆山市融媒体中心 访问量:
【字体:

近年来,既不是咖啡产地,也不是传统消费市场的昆山,“凭空”架起了一条涵盖贸易分销、研发制造、烘焙加工、品牌营销的咖啡产业链。目前,30余家咖啡头部企业相继落户扎根昆山,生豆烘焙量约占全国60%。来自巴西、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等11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咖啡豆,通过昆山走进国内大街小巷的咖啡馆,共享中国市场带来的繁荣机遇。今年1-9月,昆山共进口咖啡生豆15亿元,同比增长7.6%。

清晨,昆山综合保税区5号卡口前,一辆辆满载咖啡豆的半挂卡车正排队等待入区。在距该卡口500米处的办公楼中,昆山海关保税监管二科科长刘茂竹通过电脑登录“大宗商品智慧监管辅助平台”查看异常预警提示,并结合“溯源码”追踪货物实际流向。据悉,每批入区咖啡豆都会通过这样的方式与他“初相见”。每批咖啡豆在数字世界留下的足迹便一一呈现在眼前,覆盖报关、运输、储存、生产、再销售各环节,保税货物监管链条明晰呈现。

作为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昆山从2021年起就将目光聚焦到咖啡产业赛道。小小的咖啡豆背后是企业资质审核、检验检疫、保税监管、通关放行等问题。昆山海关针对咖啡产业监管重点开展深入的理论研究,主动申报咖啡豆监管的关区科研项目,从咖啡豆的“前世今生”到产业结构,将知识“硬骨头”一点点啃下并消化,为后续监管打牢“地基”。随后,通过专题答疑、政策解读、技术帮扶等方式,帮助企业完善产品溯源和自检自控体系,让每一颗咖啡豆的进出都有了保障。

产业拔节生长,监管模式要更精准、效率要再提升。如何让“全球好豆”持续汇聚昆山?昆山海关贴合产业需求梳理出生豆进出区的13种流程脉络,优化海关账册监管模式,90%的进口咖啡生豆实现“随报随检”。“大宗商品智慧监管辅助平台”上线则解决了咖啡豆数量大、赏味期短、溯源难、存储检疫监管要求多等问题。截至目前,平台注册企业超70家,日均数据交互量达50万条。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