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昆山要闻

2020—2024年度文化和旅游部戏曲创作优秀案例分享活动举行

时间: 2025-09-10 09:12 来源: 昆山日报 访问量:
【字体:

9月9日上午,2020—2024年度文化和旅游部戏曲创作优秀案例分享活动在戏曲百戏博物馆举行。本次活动作为2025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的主体活动之一,以“汇聚实践智慧,共探发展路径”为主题,总结近年来戏曲创作的优秀成果,旨在推动戏曲院团机制建设与艺术创新,增强戏曲艺术的内生动力和时代感染力。

活动中,来自全国各地的戏曲院团代表、专家学者、演员及创作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戏曲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路径。案例分享涵盖戏曲跨剧种移植改编、整理改编传统戏、经典剧目传承演出、优秀保留剧目复排提升、文学与话剧作品戏曲转化等多个创作类型,集中展示了80部荣获“十佳案例”和“优秀案例”的代表作品。

国家京剧院研究员、《中国京剧》杂志主编张正贵以京剧《五女拜寿》为例,阐述了跨剧种移植改编中“文本内核意蕴提升与坚守剧种美学气质”的创作理念。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晓平分享了婺剧《三打白骨精》在传统题材基础上的创新演绎。云南省京剧院院长朱福介绍了莆仙戏《团圆之后》的京剧改编实践,强调“守正创新、坚持以艺术本体出发”的创作原则。湖南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主任陈争光以《夫子正传》为例,探讨了传统戏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面的实践路径。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则分享了全本55出《牡丹亭》的创排历程,展现经典剧目在当代的生机与活力。河南豫剧院原副院长贾文龙、广西戏剧院原院长龙倩分别就豫剧《朝阳沟》和彩调剧《刘三姐》的复排提升与时代传承进行深入解析。天津评剧院院长曾昭娟和江西省乐平市赣剧团团长程慧则分别从评剧《革命家庭》和赣剧《李迩王》出发,探讨了文学、话剧等非戏曲文本向戏曲形式转化的艺术经验。

“戏曲对话”环节,专家学者围绕戏曲跨剧种移植改编案例、经典剧目传承演出案例、优秀保留剧目复排提升案例等戏曲作品转化案例展开深入探讨,为戏曲创作提供方向性指引。

本次活动不仅系统梳理了2020至2024年间全国戏曲创作的优秀成果,更通过案例推介与对话交流,为戏曲院团搭建起高层次、专业化的交流平台。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