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再生稻头茬收获的农忙时节。昆山陆家未来智慧田园的再生稻示范田里,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秆,大型收割机穿梭其中,描绘出一幅动人的丰收图景。更令人振奋的是,昆山首次尝试种植的再生稻,迎来头茬实打实的大丰收。
再生稻的核心在于“一种双收”。头季稻收割时,特意保留15至35厘米的稻桩,上面的休眠芽在适宜条件下将重新萌发、生长,无需再次播种、育秧、插秧,显著节省人力与种植成本。
近日,市农业农村局组织专家对再生稻甬优4949典型田块进行严格实产验收。通过丈量、称重、测定水分等一系列检验,验收结果令人振奋:其中一块田亩产高达815公斤,另一块田亩产达751.7公斤,两块田加权平均亩产786.8公斤!整个百亩示范方平均亩产稳稳超过680公斤。对于初次尝试种植再生稻,昆山无疑迎来了“开门红”。
面对“零经验”挑战,昆山今年在再生稻种植上下足功夫。聚焦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市农业农村局精心试种16个不同品种,反复试验栽插密度、施肥方案及收割留茬高度,最终通过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集成示范,成功探索出适合本地的再生稻种植新路径。
下一步将聚焦选育更优品种、完善精准栽培技术、攻克低损耗机械化收割难题,全力释放再生稻“种一次收两次、成本低、产量高、效益好”的独特优势。通过强化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力促这一新模式在昆山落地生根,为全市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注入持续增长的新动能——让昆山人的饭碗装得更满、端得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