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背景
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背景下,积极推进“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目前,《昆山市淀山湖镇民和村、兴复村村庄规划(2021—2035年)》已获批并完成省级备案。
二、规划思路
统筹村庄发展实际需求和远期谋划,遵循村庄发展规律,细化落实上级规划相关要求,通盘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布局等内容,加强村庄规划设计,引领民和村、兴复村全面发展建设。
图1 规划编制技术路线
三、村庄概况
(1)现状分析
民和村和兴复村隶属于昆山市淀山湖镇,位于镇域西侧,西侧紧邻淀山湖,北侧与千灯镇接壤,东侧为淀山湖镇区。村庄交通条件便利,黄浦江路、新乐路形成“十字”路网结构贯穿村域。村域总面积约1164.28公顷。
图2 区位图
图3 现状航拍图
(2)规划传导
根据《昆山市镇村布局规划(2019版)》,民和村村域范围内共2个自然村,其中其它一般村庄1个(石墩),搬迁撤并类村庄1个(北石塘);兴复村村域范围内共4个自然村,其中集聚提升类村庄2个(西洋村、啧噢塘),其它一般村庄2个(东洋村、南枉泾)。
四、总体布局规划
(1)规划定位
发展目标:整合田里里农场、西洋村特色田园乡村等产业资源,扩大特色农业种植规模,发展乡村农旅、观光、休闲等产业,促进乡村农旅融合。将村庄打造为以生态观光农业、休闲旅游业为支撑,以稻米种植和加工为主导产业,建设生态田园体验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村。
总体定位:民和村:民贵人和,田里稻香
兴复村:淀湖畔,幸福里
图4 村域规划总平面图
(2)空间结构
规划形成“两心多节点、双轴三片区”的空间结构。
“两心”:依托民和村和兴复村党群服务中心,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形成综合服务中心;
“多节点”:依托农田资源、滨湖资源,打造田里里农场、农产品加工、乡村市集、休闲商业等多个产业发展节点;
“双轴”:依托黄浦江路、新乐路,串联兴复村、民和村和其他村落,形成村庄联动发展轴;
“三片区”:根据村庄的自然格局,形成产业园区、城镇生活区、乡村生活区三大片区。
图5 村域空间结构图
(3)用地布局规划
图6 土地利用规划图
五、居民点规划设计
为规范农村住宅建设和管理,提高农村住房建设质量,优化空间布局,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在符合村域用地布局规划和用途管控要求的基础上,编制农村居民点规划设计方案,指导农村居民点农房建设。
图7 石墩居民点平面布局图
图8 西洋村居民点平面布局图
图9 东洋村居民点平面布局图
图10 啧噢塘居民点平面布局图
图11 南枉泾居民点平面布局图
(1) 建筑风貌引导
规划农房户型以两层独立式住宅为主,每层建筑面积不得超过宅基地面积的70%,总建筑面积不得超过280平方米。建筑风貌与建筑风格以新苏式为主,主色调为黑白灰,体现江南水乡特色。村民在宅基地上自建房的,应依法办理宅基审批和建房规划许可手续,并符合《淀山湖镇农村房屋规划建设管理实施细则(试行)》要求。
图12 农房户型效果图
(2)景观设计引导
公共空间设计融入江南传统元素,塑造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整体形象,利用低矮灌木丰富景观,形成错落有致的绿化配置,提升公共空间品质。
图13 公共空间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