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背景
为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昆山市长期以来致力于国土空间布局优化,持续推进“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目前,《昆山市周市镇市北村村庄规划(2021—2035年)局部调整》已获批并完成省级备案。
二、规划思路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通过驻村调研,深入了解村委及村民发展意愿,分析村庄现状特征及发展诉求,衔接上位规划及相关规划要求,协调各类发展诉求;以“魅力市北、精致田园”为目标,优化村庄用地布局、完善村庄配套设施、梳理村庄产业发展空间、引导村民农房建设、提出各类空间用途管控要求,制定村庄建设项目库,形成可实施的“一张蓝图”。
▲规划编制技术路线
三、村庄概况
(1)现状分析
市北村隶属于昆山市周市镇,位于镇域北部,北侧与常熟市接壤,苏昆太高速公路横跨东西、青阳路贯通南北,形成“十字”路网结构贯穿村域,区位条件优越。村域总面积485.81公顷。
▲区位图
市北村内以杨林塘为主的生态资源丰富,水网纵横。市北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方针,开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目前建设有市北农场、丽达园艺花卉基地、丰收生态葡萄种植园等多个产业园。
▲现状航拍图
(2)规划传导
根据《昆山市镇村布局规划(2019版)》,规划范围内共计10个自然村,其中其他一般村庄8个(东范潭、木勺溇、西范潭、郭家湾、蔡泾河、超英河、新开河、南界泾),搬迁撤并类村庄2个(送泾、新塘河)。
四、总体布局规划
(1)规划定位
发展目标:以“七星市北”为党建品牌,完善党群服务体系建设,厚植高质量发展底蕴,建设党建先锋阵地;以范潭特色稻米为基础,整合优化水产养殖、水果采摘等特色产业,完善多元化产业配套,注重一产三产联合,构建精美、精细、精致的城郊服务型现代乡村,打造体现现代化、智慧化农业生产方式、多产业联合协作、富美人居环境的现代田园展示窗口。
总体定位:魅力市北,精致田园。
▲规划总平面图
(2)空间结构
规划形成“一心一廊,一轴四区”的空间结构。
“一心”:村庄综合服务中心;
“一廊”:杨林塘生态景观廊道;
“一轴”:青阳路城乡联动发展轴;
“四区”:高效农业区、休闲农业区、郭家湾特色田园乡村、城镇生活区。
▲村域空间结构图
(3)用地布局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图
五、居民点规划设计
为规范农村住宅建设和管理,提高农村住房建设质量,优化空间布局,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在符合村域用地布局规划和用途管控要求的基础上,编制农村居民点规划设计方案,指导农村居民点农房建设。
规划共涉及东范潭、木勺溇、西范潭、郭家湾、蔡泾河、超英河、新开河、南界泾(其中,新开河居民已完成翻建),重点满足村民农房翻建与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的建设需求。
▲郭家湾、木勺溇、东范潭、西范潭居民点平面布局图
▲蔡泾河居民点平面布局图
▲南界泾居民点平面布局图
▲超英河居民点平面布局图
(1)建筑风貌引导
房屋设计以两层独立式住宅为主,每层建筑面积不得超过宅基地面积的70%,总建筑面积不得超过280平方米。建筑风貌与建筑风格以新苏式为主,主色调为黑白灰,体现江南水乡特色。村民在宅基地上自建房的,应依法办理宅基审批和建房规划许可手续,并符合《周市镇农村房屋规划建设管理实施细则(试行)》要求。
▲农房户型效果图
公共建筑以中式现代风格为主,建筑主色调为黑白灰,门窗主色调为棕色木纹,采用老石头,青砖等富有年代感的材质,强化建筑景观古朴的统一性,营造美观、舒适而又功能丰富的公共空间。
▲市北村传习所效果图
▲村民食堂效果图
(2)景观设计引导
规划注重凝练村庄特色,打造村庄公共空间,提升滨水空间活力,形成特色鲜明、空间宜人、层次丰富的乡土景观效果。
▲公共空间效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