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坚持以高水平法治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立足环境、产业、安全等影响地方文旅经济的重要因素,全方位推动文旅领域各项工作法治化,多维度护航文旅经济健康发展。2025年清明假期,全市各景区(点)、乡村旅游点共接待游客81.6万人次,同比增长31.6%,周庄沉浸式文旅受到央媒关注。
一是加强环境监管,以法治营造文旅产业良好生态。创新智慧赋能环境监管,融合视频监控、在线监控、无人机巡查等科技手段,构建全天候、全方位环保监管体系,24小时不间断采集数据,依托污染源自动监控预警系统,对监测数据瞬时超标企业即刻推送预警。目前,昆山市千灯镇精细材料产业园已实现39家重点排污单位污染源自动监控“三个全覆盖”,53家用电监控企业全部联网。同时,以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政策为契机,构建“政策引导+资金支持+技术帮扶”的全链条服务模式,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强化企业正向激励。以第三十八届“中国水周”为契机,开展《“惜”水长流护水同行》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宣贯《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规,培育节水用水的良好氛围。
二是深化普执融合,以法治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围绕文化市场健康发展,充分发挥网络宣传优势,推动普法从单向传播向互动式、服务式转变,推出“文小执”“文小法”动画形象,通过智慧昆山APP播放宣传动画,覆盖手机端用户250万户,向本地用户群发文化市场普法宣传短信30万条,有效推动普法宣传持续“升温”。深化“普执融合”昆山模式,昆山市司法局联合昆山市市场监管局、市融媒体中心共同开展“尚法'执'播——守护咖啡香”食品生产企业监督检查直播活动,市人大代表、法制观察员全程参与活动,累计播放量达1.75万次,擦亮“咖啡产业之都”“昆曲非遗咖啡”等系列名片,为昆山“咖”位筑牢法治基础。
三是加强预警排查,以法治助力文旅产业安全防控。针对祭扫消防隐患,以智能监测为抓手,推广“非接触式执法”,利用双光热成像技术,快速定位墓区违规焚烧纸钱、香烛的异常高温点,监测准确率95%以上。“鹿路通”APP上线“清明祭扫早知道”“智慧公墓”模块,推出“明火智能感应预警”,利用平台火情检测算法,可对墓区进行高精度火点检测,锁定火情区域,自动形成火情预警并第一时间发送至公墓、区镇、昆山市民政局三级管理人员,确保风险隐患处理在萌芽时期,为广大市民安心祭扫、安全祭扫提供有力保障。积极应对客流高峰,打造“低空AI巡查系统”,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分析历史数据与实时画面,预测未来1小时拥堵热点区域,辅助执法人员引导车辆分流至备用路线,减少拥堵滞留。